2025-09-09 14:39:32
NIPT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核心目是排查胎儿常见的染色体疾病风险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检查什么?本文详细介绍了这项检测的内容以及相关原理和适合人群等,以供大家参考。
无创产前基因检测(Non-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,简称NIPT),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静脉血,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母血中胎儿游离 DNA(cffDNA),从而筛查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产前检测方法。其核心目的是排查胎儿常见的染色体疾病风险,而非确诊,具体检测内容和相关信息如下:
核心检测内容: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。
NIPT 主要针对胎儿最易出现的 3 种常染色体三体综合征(即染色体比正常 2 条多 1 条),这三类疾病会导致严重的智力、身体发育异常,且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,因此是产前筛查的重点:
1、检测目标:21 号染色体三体。对应疾病:唐氏综合征(Down Syndrome)。核心危害: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,表现为智力低下、生长发育迟缓、特殊面容(如眼距宽)、多器官畸形(如心脏病)。
2、检测目标:18 号染色体三体。对应疾病:爱德华氏综合征(Edwards Syndrome)。核心危害:致死率较高,胎儿常伴严重多发畸形(如心脏、肾脏缺陷、肢体异常),多数患儿出生后数周内死亡。
2、检测目标:13 号染色体三体。对应疾病:帕陶氏综合征(Patau Syndrome)。核心危害:致死率极高,胎儿多有严重脑部、面部畸形(如唇腭裂、小头畸形)、内脏缺陷,极少存活至 1 岁。
此外,部分扩展型 NIPT还可检测:
性染色体数目异常(如特纳综合征 45,XO、克氏综合征 47,XXY 等),可能导致性发育异常、生育能力问题等;
其他常见常染色体三体(如 16 号、22 号染色体三体,多导致流产或严重畸形)。
怀孕后,胎儿的细胞会少量进入母体血液循环,这些细胞破裂后会释放出胎儿游离 DNA(cffDNA),占母血中总游离 DNA 的 3%-10%(孕周越大,比例越高)。
NIPT 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,对母血中的 cffDNA 进行定量分析:若某条染色体的 DNA 片段数量显著高于正常比例(如 21 号染色体片段比正常多 1/3),则提示胎儿可能存在该染色体三体的风险。
NIPT 并非所有孕妇都必须做,而是针对 “染色体异常高风险人群” 的优先筛查手段,主要包括:
1、高龄孕妇:预产期时年龄≥35 岁(高龄是染色体三体的主要风险因素,胎儿患病概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);
2、血清学筛查(唐氏筛查)或超声筛查提示 “高风险” 或 “临界风险” 的孕妇;
3、既往有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(如曾生过唐氏综合征孩子)的孕妇;
4、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(可能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)的孕妇;
5、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(如心脏畸形),需进一步排查染色体问题的孕妇。
1、NIPT 是 “筛查”,不是 “确诊”:
它只能给出 “高风险” 或 “低风险” 的概率判断,不能 100% 确定胎儿是否患病。若结果为 “高风险”,需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(羊膜腔穿刺术) 或绒毛穿刺(CVS) 等 “有创产前诊断” 获取胎儿细胞,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,才能最终确诊。
2、存在 “假阳性” 和 “假阴性” 可能:
假阳性:实际胎儿正常,但 NIPT 误判为高风险(概率极低,约 0.1%-0.5%);
假阴性:实际胎儿患病,但 NIPT 误判为低风险(概率极极低,约 0.01%-0.1%),多与母血中 cffDNA 比例过低(如孕周不足)、母体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有关。
3、不适用人群需警惕:
以下情况不建议做 NIPT,或检测结果准确性会受影响:
孕周<12 周(cffDNA 比例过低,易漏诊);
多胎妊娠(如双胞胎、三胞胎,难以区分异常 DNA 来自哪个胎儿);
孕妇自身有染色体异常(如自身为 21 - 三体携带者);
孕妇近期接受过异体输血、器官移植、细胞治疗,或有肿瘤病史(可能混入外源 DNA,干扰结果)。
4、不能替代所有产前检查:
NIPT 仅针对染色体数目异常,无法检测胎儿结构畸形(如唇腭裂、脊柱裂,需靠超声大排畸)、单基因遗传病(如囊性纤维化、地中海贫血,需专项基因检测)。